APP体验版及流量入口
首页 --> seo技术/seo技巧

APP体验版及流量入口

成功案例分类
自助网站型    更多案例

一点通案例

手工网站型

联系我们

电话:010-64681504 010-64684094

传真:010-64673024

邮箱:888@edo2008.com

24小时值班热线

手 机: 013693193565


APP体验版及流量入口

每个人都有打车的经历,有时打车等半天也等不到一辆空车,遇上要赶时间上班或者有紧急事打车,那心里就更急。打车难已经成为大都市困扰市民出行的一大难题。有钱花不出,等车排成队的现象成为常态。是城市出租汽车数量太少吗?也不是,一边是打不到车的,另一边叫苦的是出租司机,拉不到客,只能到处转悠,但是油价上涨等造成的空驶成本也越来越高。这种不对称的现状让乘客和司机两头难。
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问世,微信打车、微信疏导交通这些新事物也应运而生。据悉,北京、上海等城市一些出租司机相继自发成立了微信群,需要乘车的乘客利用微信便可预约打车。目前,“微信导路”的措施已经初见成效,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得以迅速推广。“微信打车”这种既新潮又方便的服务也成为时尚一族的热门话题。

一、嘀嘀打车:打的好帮手
嘀嘀打车是一个帮助乘客打车,帮助出租车司机接单的微信公众账号,覆盖IOS、Android两大智能手机平台。上线头三个月即覆盖了北京市5000多辆出租车,单日平均呼叫4000次以上,成单率达70%。除北京外,嘀嘀打车还覆盖了深圳、广州两个城市,其他大中城市也在逐步开放。

依靠地推和口碑传播,嘀嘀打车在三个月内积累了5000多个出租车客户,保证用户在市区、非交通高峰期,且目的地较远的情况下,1分半钟内在嘀嘀打车上打到车。以2012年12月为例,交通高峰时段成单率达50%,非交通高峰时段成单率达80%,单日平均成单率约为70%。

二、微打车:打车小秘
“一键关注,一次性输入手机号码验证,一键我要打车,输入目的地即可完成一次预定。”这就是微打车(打车小秘)的使用流程描述。打车小秘是国内领先移动电商易到用车旗下产品,是国内第一款在微信平台上线的微信打车工具,也是国内第一款真正实现用微信享受打车服务的产品。2013年3月微打车(内部称为“打车小秘”)上线,“打车小秘”刚刚推出两周,不久“微打车”就将被“打车小秘”所替代。从目前的情况看,微信账号平台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,“微打车”有4万多人关注,“打车小秘”也有3万多人关注。用户通过该平台叫车不需要下载软件,省时间省流量。并且通过这个账号打车只需要四步:首先在微信上搜索这个账号并关注,然后激活自己的手机号,再输入自己的地址和目的地,接下来就是等待出租车司机接单。该平台会自动定位乘客所在的位置,并显示附近的出租车数量。另外,乘客在叫车时也可以选择加价,有5元、10元和20元三个等级。在平台上,还有给乘客的几种打车秘笈,比如写明地址、加价等。

三、打的宝拼车:互动提交拼车信息
“打的宝拼车”官方微信于2013年4月3日上线,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关注用户迅速超过5000名,每日互动信息近2000条。截至5月3日,关注用户已突破2万。“打的宝拼车”目前提供长途拼车、上下班拼车、呼叫出租等综合出行信息服务。他们结合微信既有的开发支持尽可能优化结构、完善服务,在服务流程和互动方式的许多细节上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。比如采取多环节的简单问答而不是少环节的复杂问答,因为“打的宝拼车”团队发现用户不喜欢一次输入复杂信息,而更适应一次输入最简单信息,哪怕增加问答环节。同时他们强化后功能,帮助用户更成功地拼车。

四、摇摇招车:摇一摇手机,就有车过来接你
2012年3月23日,“摇摇招车”登录苹果应用商店。上线一周后,风投们以每天两至三家的频率纷至沓来探访,先后来了三十多家,IDG、红杉等知名机构亦纷纷抛来橄橄枝。三周后,会员数量突破五千。“摇摇招车”创始人、北京聚核众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王炜建很是意外:“我自认为设计很酷,但是没想到这么多人会这么喜欢它。”当时“摇摇招车”系统下运营的车辆不足五十台,这意味着,每100名用户,才能共享一部车。“其实用的人和车越多,匹配成效率就会越高。”王炜建说,“当我只有100辆车,100个用户的时候,成交率20%-30%,若用户达到10000个,成交率就可能达到60%-70%。”

五、“打车软件”将流行
微信不仅能让司机发展自己的客源,还能与好友共享客源,相比打车APP,微信的优势或许更加明显。时髦的O2O概念下,有很多优秀的打车类应用开发商开始崛起,北京有摇摇招车、嘀嘀打车,杭州有快的打车等。开发者的名单还会更长,风投也在一批批进场。一个庞大的新市场看起来正在形式——出租车司机开始提高收入、空驶率在下降、乘客打车更加方便。在各方需求都能满足的情况下,就差盈利模式了。

无论从用户角度、公益角度还是商业角度,打车应用都在做着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,而这件正确的事情能否成为一个好生意呢?

2012年3月,中国市场上诞生了第一款打车应用——摇摇招车,直至2013年3月,中国市场的打车应用已然不下20款,像摇摇招车和嘀嘀打车两款APP,装机用户都已经达到了30万以上。至此,在衣、食、住之后,移动终端终于对接上了人们日常的出行。打车应用究竟解决了并可以解决哪些需求?这种O2O服务的前途在哪里呢?我们可以这么理解,当用户用语音或者文字(输入目的地)发出打车邀约,之后被告知已经接到此要约的司机数量,并在倒计时中等待司机接单。如果无司机接单,系统会提示你是否愿意加价打车。收到接单司机车辆信息,接到司机电话之后上车。下车时输入交易代码完成此次交易并(可以选择)对司机进行点评——这些,便是一系列打车APP的基本使用流程。

从这个流程上看,毫无疑问,打车APP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行运司机与打车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。这个不对称的解决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
一方面,非高峰时期的出租车空载,以及在交接班或者回家途中的空载,一直是出租车司机的心病。而借助打车APP,出租车司机就可以找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。另一方面,对打车者来说,打车过程由路边拦车升级为“等待外卖式接客”,并且增加了以往的呼叫台提供不了智能手机操作体验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优势明显的打车体验。

不难看出,打车APP对于打车者、司机和出租车承运公司三方,都提供了可观的价值,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。作为崭新的移动互联势力,它并不是传统行业的搅局者,而是增值服务者。

对于打车应用的创业团队来说,巨头的进入、更有资源和资金优势的竞争对手的参与是迟早的事情,尽管无论从用户角度、公益角度还是商业角度,打车应用都在做着一件正确的事情,但正是因为这个方向太过正确对于创业者来说反而未必是好事。过度的竞争将会拉低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,用户体验的竞争乃至先发势最终都可能让位于资源和资本的整合,甚至将重演当年团购和电商从一片火爆到几经整合的故事,对于打车应用的创业者们来说,挑战才刚刚开始。